核动力圣地的核心机制是通过高相邻加成的圣地配合特定宗教信条职业道德,将信仰值转化为生产力。建造前提是解锁电站科技(通常为第三个时代),并需提前建造核电站作为基础设施。核电站需要消耗200个建筑材料、20个钚和10个铀,这些资源需通过矿井、锻造车间以及开采铀矿和钚矿获取。选址建议优先考虑沙漠或冻土地形,因其能通过万神殿效果(如沙漠民俗极光之舞)进一步提升圣地相邻加成。
必须抢先创立宗教并选择职业道德,该信条能将圣地相邻加成的信仰值等额转化为生产力。若配合神学市政解锁的经文政策卡(圣地相邻加成+100%),生产力收益可翻倍。一个+6信仰加成的圣地在经文卡和职业道德下可提供+12生产力。高棉文明因其特性(圣地相邻加成同时提供食物)在此玩法中表现突出,但俄罗斯、马里等文明也具备地形适配优势。
铁、花岗岩、铝是建造圣地的直接消耗品,可通过扩张领地或改良对应资源地块获取。钚和铀作为稀有战略资源,需尽早勘探并控制相关矿脉。若资源匮乏,可通过贸易或城邦同盟补充。核电站的沙漠选址并非强制,但沙漠地形常与万神殿效果联动,进一步放大相邻加成收益。
过早追求核动力圣地可能拖累科技与文化进度,建议在中期(文艺复兴至工业时代)集中发力。若未能抢到关键万神殿或信条,可转向常规圣地发展路线。核动力圣地的核心价值在于中期的爆发式生产力,可加速奇观、区域或军事单位建造,但后期随工业区成熟,其相对收益会逐渐降低。